岳阳街河口:修旧如旧 延续历史记忆
来源: 时间:2022-02-21 18:37:00 浏览:0次
一晃,记忆中街河口的那条老街,已经在普通岳阳人的生活中沉寂了几十年。
曾几何时,穿过熙熙攘攘的鱼市,便见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巷,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街上是摩肩接踵的人流,伴着自行车铃的叮当声,孩子们在快乐地追逐嬉闹,喧嚣中裹杂着不远处洞庭湖的潮气,还有那间或高昂的轮船汽笛和火车鸣笛。
整个洞庭南路,地势最低的地方就是街河口,是天然的渔人码头。渔民在此处歇脚,往来客商由此上岸,数不清的南北百货在这里集散。街道两侧的房子,是传统的湘北民居:白墙黑瓦、前店后坊的两层小楼,封火墙略高于双坡屋顶,临街的铺面大门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样式,是由好几块“顶天立地”的方形大木板拼成的一整面“木墙”,开门时需要双手端起木板一块块拆卸。那个时候,街河口一带商铺林林总总共有数十家,以十字路口为中心向外延伸,茶馆、南货、日杂、缝纫、饭店、照相馆、包子铺、药房应有尽有,堪称岳阳的“商业中心”。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八十年代,岳阳开始东建北扩,繁盛至极的街河口悄然被社会发展的潮流所湮没,曾经的繁荣变成了如今的杂乱,街河口就此没落下去,化为了老岳阳人心中解不开的“乡愁”。
为全面保存和延续岳阳老城的城市文脉和建筑风貌,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城投集团启动了对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今年街河口完全变了模样。
为保证街区历史建筑的原始风貌,改造团队想尽办法搜集了整个街区的历史建筑老照片,并对街河口一带的街巷与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与测绘。在现存建筑、旧照片与测绘的基础上,改造团队为每一幢历史建筑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造方案,以“绣花功夫,微改匠心”为基本原则,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建筑原本的材质或元素,修旧如旧。
例如,在修复洞庭南路十字路口的南货商场时,改造团队首先对现存建筑的主体结构和外观质量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确定建筑采用了砖混结构,外墙为清水外墙,主要临街面设计有露台及竖向连续窗元素,建筑有典型的建设时期风格。
随后,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功能性的前提下,严格注意保护历史建筑,尽量“修旧如旧”,避免损伤原有历史建筑构件,对已损坏的部分,则严格以原有风格、相同规格、相同质地与相仿色泽进行修缮补配,达到历史真实性与建筑安全的平衡。
在充分融入岳阳本地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整个改造工程对历史建筑的修缮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同时又融入现代特色,让原本老旧的街河口片区展现出开放、和谐的湖湘地域风格与精致、优雅的岳阳文化风格,向人们展现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街河口,这个曾经繁荣又一度没落的老城区,在“二次更新”中蜕变。围绕整个街河口的修缮改造工程,市城投集团还在不断完善街区的配套,打造集商业、文创、餐饮、文化、民俗和文化体验、市井生活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在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延续街区传统格局风貌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整治改造更新利用,复兴传统民俗文化,促进历史街区文化优势和文化实力的“活化、融化、转化”,为岳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增光添彩。